小軒做事情虎頭蛇尾沒有堅持性。在家做作業的時候,他倒是寫得很快,但是做不了一會兒,就開始膩煩了。不是嚷著要休息,就是開始走神,爸爸媽媽沒辦法,只好讓他做10分鐘數學做10分鐘語文,每天這么來回倒換。可是好景不長,沒過幾天,小軒對這種作業方式也開始膩煩了,提出每做10分鐘作業,就要媽媽給他講一個故事。媽媽不知道怎么辦了,開始向老師求組。可老師卻說,其實小軒在學校里也有類似的問題。他上課的時候,總是會問老師一些奇怪的于課堂無關的問題。老師不予以回答,他就開始走神,做小動作。老師批評過他幾次,可是卻沒有絲毫用處。爸爸媽媽決定和小軒好好談談,可是小軒卻表示:“我也想好好聽課啊,可是總是堅持不下來。”于是家長只好帶他來我這里測評咨詢。我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評估之后發現,其實小軒不是不想好好聽課學習而是“注意力落后”。媽媽按照我的建議,對他進行了兩個月的注意力強化訓練之后,小軒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,學習特別專心,成績很快就進步了。
其實,所謂上課走神,說得專業一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。而注意力在心理學上通常叫做“注意”,指的就是人對于一定的對象的指向和集中,是心理活動過程中的一種選擇性特征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了注意力,注意力是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。孩子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個體,注意力同時和其他認識活動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。比如,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,孩子對游戲,對具體的、生動的、可操作的活動比較感興趣,做這些活動他的注意力就會比較容易集中和穩定。相反,學習一些抽象的概念、公式以及單調、刻板的活動則不容易吸引他,這時他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。所以,要一個小孩子上課集中聽講,其實是需要他具備很強的能力和意志力的。因此我們要想把孩子培養成“聽課大王”,首先就得鍛煉他的注意力。
然而看似簡單無奇的注意力其實也包含著很多的成分,我們就以聽課為例對其進行說明。
首先,我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聽課上,這就是注意力的集中性。這里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,注意力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,它總是附屬某一心理過程。當我們說某人的注意力集中時,僅僅指的是他對某一事物的集中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人是不能沒有注意力的,人無論是做什么都有注意力。而一個上課不聽講的孩子,也是有注意力的,只不過他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老師的身上,而是集中在自己的手指或者窗外的某一事物上,如果他什么也沒有做的話,那么他的注意力也會集中在頭腦中的幻想上。總之,他是一個有注意力的人。只是他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把注意力放在聽課上。
其次,注意是有廣度的,包括時間廣度和空間廣度。分別是指個體在活動的時間過程和空間分布上把握對象的數量多少。孩子在聽課的過程中,需要具有足夠寬的注意廣度才能夠緊跟著老師的課堂教授。而有的孩子就是因為注意力的廣度不夠長,因此聽課的時候才會出現聽了上句忘了下句,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。所以從注意廣度上對孩子進行訓練,可以有效地提高他的聽課效率。
還有,孩子們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是不夠的,還要保持持續的集中狀態,這就是注意力的穩定性。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有著很強的聽課動機,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走神呢?或者為什么有的孩子一到上課走神的時候就跟自己的注意力斗爭,然而卻沒有什么效果呢?這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夠保持注意力的穩定。注意力的穩定性是人性的一種特質,就像一個人的高矮胖瘦一樣,對每個人來說是有差異的。
有的人能夠長時間地吧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有的人則不行,他們的注意力總是在不同的事情或者任務上來回轉換。這就是注意力的另外一個成分,抗干擾能力。好多孩子,正是因為無法抵抗來自教室外面的、教室中的或者自己頭腦中的干擾,而使得自己的注意力總是在老師的講課內容和這些干擾中來回切換,就表現為聽課走神。
最后,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換能力也和孩子的聽課效率密切相關。注意分配的時候,必須有一項活動是比較自動化、比較不需要心理努力就能夠做到,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。而好多小孩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,并不能說明他們注意分配的能力強,而只能說明他這兩項活動都做不好。所以家長最重要的還是應該訓練孩子注意的集中性。注意力的轉換是指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上,需要靈活準確而且速度極快。有的孩子課間休息之后,不能夠很快地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,就是因為注意力的轉換能力太差。
所以,對于這類孩子注意力的訓練是當務之急。那么如何辨別孩子的注意力是否落后呢?
一般來說,1至3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20分鐘,4、5年級為25分鐘,5年級以上才可以達到30分鐘。所以,好多家長要求孩子一坐一堂課不動幾乎是不可能的,是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的。家長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訓練孩子注意力的水平。